宣城市委書記孔曉宏:賡續(xù)新四軍紅色血脈

訪問次數(shù): 1159        作者: ahjgbzw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1-06-29

[字體: ]

  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,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。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(xiàn),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。宣城涇縣云嶺是新四軍軍部舊址所在地,“跟黨舉旗的堅定信念、英勇果敢的鋼鐵意志、堅忍不拔的頑強作風、眾志成城的赤誠團結、相忍為國的博大胸懷、步調一致的自覺紀律”的新四軍精神,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我們一定要傳承弘揚好新四軍精神,賡續(xù)紅色血脈,鑄就鐵一般黨員干部隊伍。

  錘煉政治品格,鑄就鐵一般信仰

  新四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,肩負著爭取國家獨立、實現(xiàn)民族解放的歷史使命。在外敵入侵的生死存亡關頭,新四軍從民族利益出發(fā),捐棄前嫌,迅速實現(xiàn)了從反蔣到聯(lián)蔣抗日的轉變。新四軍始終顧全大局,相忍為國,遵照黨中央的指示,挺進大江南北,深入敵后,迅速打開華中抗日游擊戰(zhàn)爭的新局面,有力配合和支援了國民黨正面戰(zhàn)場的抗戰(zhàn)。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,為爭取和平民主,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、以國家前途為重,主動作出讓步。蘇浙軍區(qū)和第七師在接到中共中央下達的撤出長江以南的命令后,僅7天時間,4.5萬人全部撤出,體現(xiàn)了新四軍隊伍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博大的胸懷。對黨忠誠、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和顧全大局、相忍為國的愛國精神是新四軍精神之魂。

  弘揚和傳承新四軍精神,就是要把新四軍精神作為堅定理想信念、加強黨性修養(yǎng)的生動教材,鑄就信仰、獲得啟發(fā)、汲取力量。 “走新四軍路、唱新四軍歌、聽新四軍故事”,引導黨員干部從新四軍精神中汲取信仰信念信心的強大力量,不斷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、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。要全面把握政治大局,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(zhí)行力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把黨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。

  鍛造過硬作風,體現(xiàn)鐵一般擔當

  頑強作風是新四軍無往而不勝的法寶。不論遇到多么困難的處境,面對多么強大的敵人,遭受多么嚴重的挫折,新四軍都始終充滿勝利的信念,保持旺盛的斗志。新四軍組建后,日軍對新四軍根據(jù)地頻繁進行“掃蕩”,國民黨頑固派經常制造與新四軍的摩擦,甚至搶占新四軍根據(jù)地。新四軍以敢打硬戰(zhàn)的革命斗爭精神、堅忍不拔的頑強作風,一次次絕地逢生。1943年3月淮陰劉老莊82位勇士為了阻擋3000多日軍對淮海區(qū)黨政機關的襲擊,殊死搏斗,直至全部壯烈殉國,用鮮血與生命再次詮釋了新四軍的拼搏精神,朱德稱贊他們“是我軍指戰(zhàn)員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(xiàn)”,陳毅譽之為“驚天地而泣鬼神的壯舉”。

  弘揚和傳承新四軍精神,就是要像新四軍那樣練就過硬的本領;就是要像新四軍那樣,銳意進取,沖鋒在前;就是要像新四軍那樣,敢于擔當,開拓進取,在平凡的崗位上創(chuàng)造不平凡的業(yè)績。我們要加強學、思、悟、踐,以先輩先烈為鏡,對照“四個有的”,深刻反省、刀刃向內、自我剖析、提升境界。擯棄對群眾高高在上漠不關心之冷氣、工作疲沓拖拉作風漂浮之惰氣、不作為亂作為之妖氣、爭名逐利之邪氣,增強愛黨愛國情懷,立足崗位作貢獻、擔當作為勇爭先,在服務工作大局中爭先鋒、作表率,帶頭成為工作的模范、崗位的先進、業(yè)務的能手、服務的標兵,為全社會樹立標桿。

  踐行初心使命,厚植鐵一般情懷

 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工作路線。新四軍始終厚植為民情懷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一切為了人民,一切依靠人民,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,為民族謀解放。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,堅持為人民辦實事、做好事,從宋公堤到惠生堤,從新四溝到雪楓堤,華中大地遍布了這些新四軍為民修筑的水利工程。三年游擊戰(zhàn)爭時,敵人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使長年生活在深山老林的游擊隊的衣、食、住、行困難重重,游擊區(qū)群眾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帶些糧食、油鹽、日用品進山來,支援游擊隊。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是游擊隊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。游擊隊的行動要靠群眾來掩護,情報是由群眾傳送,傷員是由群眾安置,這一切歸根到底都是由于新四軍牢記初心使命,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挫折,扛得住壓力,經得起風雨,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勇于擔當,與人民群眾生死相依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。

  弘揚和傳承新四軍精神,就是要胸懷全局,以人為本,一心謀發(fā)展,全力抓建設,努力使發(fā)展成果惠及民生。要自覺接受群眾監(jiān)督,把群眾的信任視為衡量工作的價值標準。扎實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推進“進萬戶、訪千企、走百縣、解十難”落地見效,廣泛征求群眾意見,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。發(fā)揮黨員干部在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中的表率作用,把實事辦好、把好事辦實,善于把好經驗好做法上升為制度機制,形成常態(tài)長效,把黨史學習教育轉變成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實實在在的行動,打通惠民富民政策落實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嚴明政治規(guī)矩,堅守鐵一般紀律

  嚴格遵守紀律、堅決執(zhí)行命令、一切行動聽指揮,是新四軍發(fā)展壯大、奪取勝利的可靠保證。新四軍從建立之初就把鞏固紀律、反對腐敗、純潔隊伍、勤政為民作為自身建設的重點,除要求廣大指戰(zhàn)員嚴格遵守中央制定的“三大紀律八項注意”等紀律指示外,還結合自身的戰(zhàn)斗實踐,先后出臺了新四軍十條軍規(guī)等一系列規(guī)章制度,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。在戰(zhàn)略上,新四軍從組建到挺進大江南北,從堅持和鞏固敵后抗戰(zhàn)到實施戰(zhàn)略全面反攻,全軍上下始終步調一致。新四軍特別尊重民眾利益,嚴守群眾紀律,即使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情況下,他們寧可自己多吃苦,也決不侵占一點群眾利益。 “吃菜要吃白菜心,當兵要當新四軍。打仗總是打勝仗,從來不欺老百姓。 ”在老百姓心里,新四軍就是最親的人。新四軍于絕境之中鑄就了“拖不垮、打不爛,攻必克、戰(zhàn)必勝”的鋼鐵之師,以鐵的紀律贏得了飽受兵燹匪患之苦的人民信任。在隨時面臨生死抉擇中“苦戰(zhàn)堅持”,以常人難以想像的堅韌毅力開辟了一個又一個敵后根據(jù)地。以鐵的紀律、秋毫無犯的政治規(guī)矩,讓華中人民看到了仁義之師著稱的新四軍。

  弘揚和傳承新四軍精神,就是要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,加強黨風廉政建設,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(guī)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,力戒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。堅持學黨史、抓整改、正作風,鞏固深化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成果,結合新一輪深化“三個以案”警示教育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等一體推進,實現(xiàn)自我凈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并在此基礎上把握黨的建設內在規(guī)律,不斷與時俱進,適應新形勢,解決新問題,取得新進展,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(tài)。

  

 

    信息來源:中安在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