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只要有我一口吃的,就絕不讓他餓著”
廬江“最美嫂嫂”王桃連30多年悉心照顧殘疾小叔

訪問次數(shù): 1158        作者: ahjgbzw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3-11-09

[字體: ]

  王桃連正給難以自理的小叔子喂飯

  從娘家到婆家,距離不過7里路,生活之路卻走得無比艱辛。1991年,廬江縣泥河鎮(zhèn)泉西村的王桃連,嫁入婆家后幾乎沒出過村。30多年的時間,她獨自挑起照顧殘疾小叔的重?fù)?dān)。近日,記者來到廬江縣,聆聽這位最美嫂嫂的動人故事。

  照料半癱瘓的小叔,成為她的生活日常

  每天早6時起床做飯端給小叔張愛年,午飯和下地前監(jiān)督他出來曬太陽,晚上督促他洗腳,定期擦洗身子……從1991年至今,30多年來,王桃連雷打不動地執(zhí)行著一份時間表:“這么多年了,他已習(xí)慣了我的照顧。”王桃連笑道,自己對丈夫和孩子的照顧,都不及對小叔的十分之一。

  “小叔從小患上腦膜炎,后遺癥導(dǎo)致攀舌,最后剪了半截,講話模模糊糊。”說起小叔,王桃連很心疼。更要命的是,患上小兒麻痹癥導(dǎo)致了他40多年來無法直立行走,只能依靠兩根棍子支撐,走路時一走三晃隨時可能摔倒。

  正是在王桃連的精心照料下,張愛年的身體一直不錯,這些年,除患感冒等小病外,從來沒長過痱子、起過褥瘡。32年時間,王桃連始終如母親、像姐姐一般守候在小叔身邊。

  為了一句承諾,她堅守30多年無怨無悔

  1991年,22歲的王桃連從7里外的鄰村嫁到了這個家庭,當(dāng)時公公已過世,婆婆腦梗、高血壓并長期臥床,小叔無法獨立行走……嫁過來后,為了讓丈夫安心在外工作,家里家外全靠她一手包攬。每天清早,她就起床把飯煮好端上桌,再把雞蛋剝得好好的放碗頭上;冬天衣服多的時候,還要幫小叔穿衣。家里一切搞定,她才能到田地里干活。

  1994年,婆婆因為跌倒后精神就出了問題,這樣持續(xù)了近10年。婆婆臨終前的場景,王桃連至今記憶猶新。“那年,婆婆臨終前,始終放心不下張愛年,為了讓她安心,我在她面前許下了照顧小叔一輩子的諾言。”

  “好在田地離家不遠(yuǎn),我可以一邊干農(nóng)活、一邊豎著耳朵聽著家里,只要一有動靜我就往家跑!”回憶起當(dāng)初的情境,王桃連感慨良多。王桃連回憶,有一年小叔腸道不好,在家嘶吼。她在往家趕的途中,一下子跌倒在田埂,扭斷了腿。后來,還去縣醫(yī)院打了石膏帶。

  “只要有我一口吃的,就絕不讓他餓著”

  給張愛年剃了30多年的頭發(fā),如今做起來,王桃連得心應(yīng)手。張愛年心里,對于王桃連,一直充滿著感激。每當(dāng)人們提起王桃連對他的照顧,張愛年總是笑著并努力地豎起大拇指。

  這些年,王桃連的孩子漸漸長大,并在外地成了家,丈夫也常年在外打拼,家里只剩下王桃連獨自守著張愛年。因為常年勞累,王桃連的身體越來越差,椎間盤突出、骨質(zhì)增生、腰肌勞損,54歲的她,已被各種病痛纏身。為此,身邊鄰居親戚都建議她將張愛年送去養(yǎng)老院,可是王桃連卻總是拒絕大家好心的建議。

  “丈夫的兄弟就是我的親兄弟。我不管,還有誰來照顧他?”王桃連表示,只要身體允許,會繼續(xù)遵守當(dāng)年的承諾,照顧好張愛年。“只要有我一口吃的,就絕不會讓他餓著!”

  合肥通客戶端-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峰/文 楊鋒/攝 通訊員 徐梅生

 

    信息來源:中安在線